红色警报SOS,夹杂着尖锐的声音和有节奏的响声,突如其来地打断了个青年心无波澜的学习和生活节奏。他身患重病,康复中的身心状态却依旧混沌。因为初三时,他通过老师介绍了美国恐怖小说大师史蒂芬•金的《闪灵》,同时也翻开了一个全然未知的、与音乐有关的次元。小说中的“音乐式写作”让人在怪诞的恐怖之余,更能感受到文字与乐曲在合拍中产生的一种共鸣。而受此启发,他渐渐深入琢磨出“闪灵解析”,为类似写作者进行赋能,亦或是通过这种方式吸收更多读者。
此时,我们不难发现,与其说是闪灵和音乐相映成趣,不如说它是一种对背景音乐的情感解读。而我们对音乐的感受,则可能不局限于简单的旋律、词汇、乐器演奏等方面。这恰恰是闪灵的魅力所在,这本书不仅讲述了恐怖故事,更是炮制出了一种似曾相识又虚无缥缈的审美体验。试想一下,如果不能感受其中的韵律,文字便如同枯燥的草稿,起不到让人震撼甚至感到震慑的效果。
当下,我们身处信息过载的时代,人们渴望沉浸于情感互动和文化碰撞中,徜徉于知识与感性的交接处。在这个意义上,闪灵的音乐式写作格局成为一个有趣的探究方向,这里既有音乐鉴赏的视角,又有文学的思辨质感,同时还有心理学的影响机制。在解析的过程中,读者与作者可以一起体验另一种感性张力,获得某种用思考和美感赋权的生命价值。